《河北科技大学学报》(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由河北科技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980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25/TS;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8-1542。
近年来,《河北科技大学学报》以特色栏目建设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同时加强编校质量控制,创新出版传播模式,通过不断修炼内功谋求刊物的发展之路。
1 努力培育特色栏目,提升期刊学术水平
刊发学术影响力大的论文对提高期刊影响力至关重要。内容为王,但优质稿源不会自己找上门。《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通过栏目策划、主动约稿、提升审稿专家层次等形式,努力突破瓶颈,拓展优质稿源。
(1)策划特色栏目
打造特色栏目,对塑造期刊品牌、扩大学术传播范围提高学术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深入调研,依托本校优势学科以及在相关领域内颇有建树的青年学者,开设了“国家青年/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专栏”“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专栏”“数据分析与计算专栏”“化学与化工专栏”4个特色栏目,精心凝练并发布特色栏目的重点选题计划,征集优质稿件。这些特色栏目,吸引了中科院、985、211高校的一大批青年才俊踊跃投稿,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影响力和良好的社会反响。
(2)组约优质稿件
办好特色栏目,必须在稿源上下功夫。为了组约优质稿件,编辑部注重聚集优秀作者队伍。一方面,主动与校内学科带头人、重大基金项目主持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带头人联系,帮助他们及时报导研究成果,以服务赢得支持,培育校内骨干作者队伍;另一方面,紧盯学科前沿热点问题,在中国知网遴选校外与特色栏目研究主题相关的高发文量作者,分析其发表文章与专栏文章之间的关联性以及作者之间的关联性,通过电话、微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主动出击,积极约稿。同时对《河北科技大学学报》所刊发文章的高被引和高下载频次作者进行重点追踪,建立高水平核心作者群。目前,每期的国家基金项目产文率都在70%以上;开设的“国家青年/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专栏”紧跟学术热点,以机械、材料领域国家基金项目为支撑,不断拓宽研究视域,从2013年创办迄今已出版了54期,共发表研究论文170余篇;“数据分析与计算专栏”邀请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教授以栏目主持人的身份,围绕学术热点,组约优质稿件,给读者呈现了多篇佳作,论文的下载量和引用率在刊文中名列前茅……在这些约稿的支撑下,刊物的整体学术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
(3)提高审稿专家层次
同行评议是保证稿件学术质量的有效途径。建设高水平的科技期刊,必须加强审稿队伍建设,严把稿件质量关。《河北科技大学学报》刊文涉及的研究方向较多,为保证审稿质量,编辑部组建了学科门类齐全的审稿专家库,大部分成员来自于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通过初审的稿件,编辑会在线提交研究方向对口的专家审理。这些热心于学术研究的审稿专家,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认真对待每一篇送审稿,层层筛选,严格为刊物学术质量把脉。他们的辛勤付出和鼎力支持,成为《河北科技大学学报》持续发展的强劲后盾和质量保障。
2 严把编校质量关,提升刊物形象和读者阅读体验
编辑、校对是期刊出版工作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其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读者的阅读感受及期刊学术水平。《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在开展“三审三校”自查自纠工作的基础上,修订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篇责编、期责编、副主编、主编分工明确,职责明晰,增强了各岗位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日常工作中,编辑们把工作重心前移,加强对来稿的初审把关。对于通过终审的稿件,编辑们从写作规范、文章结构、行文逻辑、体例格式等方面严格把关,并把专家意见、刊物规范要求及编辑修改意见认真整合后返给作者参照修改。
在稿件校对环节,编辑部采用编辑校对与作者校对相结合的形式,篇责编、期责编校对后,还要由副主编、主编通读定版前的稿件,到印刷厂核红时每位编辑还要再次仔细校对,遇到疑难问题时及时与作者沟通或向专家请教。这些举措,保证了刊物的编校质量,提升了刊物的形象和读者的阅读体验。在河北省教育厅组织的历次期刊审读中,《河北科技大学学报》均被评为审读优秀期刊。
3 加强数字出版,扩大期刊的学术传播范围
数字平台建设是提升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渠道。“酒香也怕巷子深”,编辑部深谙其中的道理。为了加强数字出版和传播力度,早在2013年7月,《河北科技大学学报》就建立了中英文双语网刊系统,对所有文献实行开放获取(OA),利用数字出版技术缩短稿件的发表周期,提高出版效率,以快致胜。对于所有来稿,均努力在收稿后20个工作日内告知作者处理结果,做到了篇篇有回复。打破了纸刊整期出版、出版时滞长的壁垒,通过优先出版、网络首发实现了刊文的单篇出版,凭着优质快速的服务争取到了很多优秀的稿件。为了提高所刊发论文的解析率和被引率,刊物和载文都注册了DOI码,并解析到本刊网站,提高了成果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网站运行9年多来,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从多角度丰富了学术内容的呈现方式,显著提高了刊物的影响力和受众的关注度,迄今网站的点击量已突破700万人次,《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网站荣获了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网站奖。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在利用数字传播为读者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期刊的影响力。目前,《河北科技大学学报》不仅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超星“域出版”、龙源期刊等国内数据库,还被美国史蒂芬斯数据库(EBSCOhost)、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INSPEC数据库(SA)、俄罗斯《文摘杂志》(PЖ)、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瑞典《开放获取期刊指南》(DOAJ)等多家国外重要检索系统收录。

经过多年的努力,《河北科技大学学报》依托特色栏目初步形成了期刊的特色,拥有了较为稳定的高端作者群,刊物整体质量和学术影响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2022年10月,中国知网评价中心发布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22年版)》,《河北科技大学学报》复合影响因子再创新高,由2021年的0.980上升至1.772,在全国149种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期刊中排名第18,影响力指数(CI)位列第66。刊物的良性发展也使《河北科技大学学报》收获了多项荣誉:连续三次获评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持续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21年入编第9版中文核心期刊。
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大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擎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河北科技大学学报》全体办刊人员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守初心,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充分发挥《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的学术窗口和创新服务功能,磨炼内功,为科技创新和学术期刊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